lamy的笔很粗,如果是做作业还是选ef,是0.5mm左右。f太粗了,新笔就是0.7mm,以后可能会更粗。
【lamy】对于世界书写工具市场来说,雷梅(Lamy)并不是新厂商。
事实上,**支雷梅(Lamy)墨水笔是早在1930年在海德堡(Heidelberg)制造。该公司的创始人约瑟·雷梅(Joseph Lamy)曾是派克公司的出口业务经理,并帮助派克公司在德国开拓市场。
【钢笔】是一种笔杆内藏水性墨水透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持续供墨予笔尖的书写工具,它发明于19世纪初。大部份钢笔的墨水可再填充,补充墨水方式常见的为更换卡匣式墨水管、活塞上墨、吸墨器、压囊上墨、拉杆上墨或更稀少的上墨方式如潜艇上墨等。
也有部分使用者使用针筒将墨水注入卡匣式墨水管以求重复使用。
【笔尖】是钢笔的最关键的部分,从细到粗,各种变化都有,一般最常见的钢笔笔尖尺寸以“B、M、F以及EF”为主,由粗到细是 B > M > F > EF,笔尖尺寸每家笔厂在规格上也会都有些许的差异。而在相同尺寸单位下,日本钢笔的笔尖会比欧洲钢笔笔尖细。
首先你要明白,我们平时说的0.5或0.7这套尺寸是不能套在钢笔的笔尖上用的,钢笔的笔尖有它独自特有的一套尺寸体系. 以日本百乐钢笔为例子,就以粗度来分类,它们有:B太,M中,MF中细,F细,EF极细,FF超细,BB极太,当然,这仅仅是笔尖粗细的分类,有关供墨和笔尖形状的分类,日本钢笔也是如数家珍.还有相当多的字母代号,可以列成一张表格,这就不一一列举.有兴趣可以自己上淘宝搜索百乐高级钢笔看看. 欧系钢笔,大多没有什么特别花样,通常就三种,粗,中,细,但同样是中字,相对于日本笔的中字,要粗得多. 以个人来看,还是按照你平时书写习惯来定.因为同样是一个品牌,每个牌子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异,建议你到店里试写再**.拿百乐78G这支笔来说,M尖虽然说是中字,是我本人觉得相当粗,实际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0.7-0.8左右了,而同样的F尖又太细:0.3-0.4左右.故而百乐有款高级钢笔型号是FL-5SR的有MF这个尺寸.没写过,应该是**选择了. 东亚系和欧系的钢笔,各有各自的粗细标准.通常来说,欧系比较粗,他们日常以写字母为主,字母本身变化就少,密度更少,一般用的是M,这个M在我们来看,就是平时的1.0(相当的粗),派克T波圆珠笔就是如此.亚系,在汉字文化圈的五个**,使用的通常是F或者更细,这样能体现出复杂汉字的疏密度了.
1.EF更细一点,写汉字的话,就选用EF尖**,比较细,容易辨识,如果喜欢写的字比较大,喜欢字体饱满一点的话,就选用f尖。
2.EF尖的话,上手比较容易出锋,磨合久了可能感觉顺滑感就会好很多,粗细0.5mm左右。
3.相对来说F尖可能上手就容易些,一开始书写就顺滑不少,粗细0.7mm左右,还是要看个人书写喜好!
扩展资料:
凌美是欧洲钢笔生产商,总部设于德国海德堡。
该公司创始者约瑟夫·凌美于1930年创立了欧瑟斯钢笔制造厂(Orthos Fullhalter-Fabrik),由此开始从事钢笔制造业。
曼弗雷德·凌美于1973年接替其父亲的职位,现任凌美公司总经理。1989年凌美公司开始生产墨水,并开始向东德输出产品,营业额上涨近15%。
同年三分之一的员工成为了凌美公司的合伙人,但不参与决策,1996年,凌美公司在海德堡投资建造了“创意工厂”。
1999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2亿马克。
ef是属于超细类型的,它的笔尖宽度大概是0.24毫米到0.28毫米之间;而f则是属于粗一点的,它的宽度是0.28毫米到0.34毫米之间。写字较小,选择细一点的比较好辨识,而较大的,可以选择稍微宽一点的。
派克笔“EF”笔尖和“F”笔尖的区别:
1、笔尖宽度不同
EF=XF=Extra Fine,笔尖的宽度约:0.24mm-0.28mm。F=Fine,笔尖的宽度约:0.28mm-0.34mm。
2、适合书写的字体不同:
“EF”因为笔尖细小,因此适合书写精细字体。
“F”笔尖则是日常使用的粗细。
扩展资料
一般钢笔厂商会在笔尖上标注上笔尖的大小和类型。一般标注EF,F,M,B,BB的是标准型笔尖。如果标注为OM,OB,OBB的就是偏斜尖。
其他常见的笔尖大小:
M=Medium,笔尖的宽度约:0.34mm~0.44mm
B=Broad,笔尖的宽度约:0.44mm~0.54mm
BB=Double Broad,笔尖的宽度约:0.66mm~0.86mm
有些厂商则还有更细分的笔尖,比如EF还细的EEF,比BB还粗的3B(Triple Broad),介于F和M之间的MF尖。虽然各厂牌对于笔尖Size的定义并不相同,就是M品牌的M尖,可能写出来比P品牌的粗或细, 但笔尖的宽度大都介于0.18mm~0.86mm之间。